图县泉头镇马家村村民马兴喜认为,有文化、有知识,农村的广阔天地更有利于自己大展拳脚,在沈阳大学毕业后,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他要通过发展榛子产业成就自己的创业梦想。 而立之年的马兴喜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,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,年纪轻轻还肩负着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,架起了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,每每提到他,村里的人都竖起大拇指。 2012年,马兴喜的父母在家里包山种榛子,每年亩产只有50左右斤,看到父母及老乡那么辛苦付出却只换来微薄的收入,刚刚大学毕业的马兴喜心里很不是滋味,他意识到知识贫乏对于农业生产的制约是致命的,如果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榛子产业发展上,必将会发挥出积极作用。于是,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机会,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家乡,做起了榛农。 “做农民也要做有文化、懂技术的现代农民”,马兴喜凭着善于学习、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优点,查阅了大量的信息,拜访了很多行家里手,逐渐掌握了榛子种植的先进技术,加之他辛勤的管护,20亩榛子林第一年就收获了4600斤,比村里其他榛农的亩产高出近一倍。但马兴喜并没有就此满足,因为他知道,产量高不能代表效益好,只有了解了市场趋势和政策信息,才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,于是,他将自家的绿色榛子注册了品牌,并打开了市场销路,20亩榛子林纯收入近10万元。现在,马兴喜家的榛林面积已经达到了200余亩,亩产突破了200斤。 自家致富不忘带动乡亲,马兴喜家农机具特别齐全,只要村里人需要,他都免费提供。同时还为村里的贫困户、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岗位,一个月的工期每人都能赚取3000多元的收入。 现在马兴喜最大的想法就是通过走网络平台提升榛子的知名度,免去中间环节,争取更大的效益,小小榛子成就了马兴喜大大的创业梦想、同时也成为了村民们的致富法宝。 (葛丹丹 刘冠男)
来源: 中国铁岭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