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铁岭发布
5月29日,铁岭县李千户镇马侍郎桥村漫山遍野的榛林郁郁葱葱,榛农们正穿梭在林间进行着追肥作业,这片榛林的负责人郑本忠正认真查看榛子的生长情况。
榛农正在追肥
2000年,郑本忠依托当地政府的“荒山下放”政策,成为第一批包荒山的农民。郑本忠说:“我包完山以后,刚开始种了100多亩榛子,那时候也不明白管理,就放任它自己长,一亩地也就产个几十斤,100多亩地就产1000多斤,那时候1斤榛子能卖六七块钱,后来一看还不够功夫钱。”
郑本忠查看榛子生长情况
为了提高收入,包山的第二年,郑本忠开始管理荒山上的榛子,在早春疏株、开花结果时加强防治病虫害。通过用心管理,他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,榛子全部销售后比第一年多收入了1万多元。郑本忠说:“第二年我就注重管理了,通过疏株使榛子产量达到3000多斤,第三年产量达到7000斤,以后逐年增加,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200多亩,现在这些榛子树成熟10多年了,每年产量能达到2万斤左右。”
产量提升了,销售也得跟上,在李千户镇政府的帮助下,郑本忠的榛子不再单一卖给批发商,而是通过“互联网+合作社”的经营模式,销售到了全国各地,他的年收入也提高到了10多万元。
李千户镇现有榛林面积近7万亩,像郑本忠这样的榛农有3000多户,占全镇农民总户数的25%,有榛子专业生产合作社25家、入社农户1650户,实现年销售额上百万元,如今这小榛子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主导产业。